看案例就能懂分批成本制

Through A Case To Understand Job-order Costing

· 成本與管理會計

分批成本制(Job costing)是目前最廣泛運用的成本分攤制度,通常這種成本制度用於每批存貨數量不多,而各批產品有所差異的生產模式。

分批成本制的基本概念

假設今天一家印刷廠接了兩筆訂單,一筆訂單買1000張海報,一筆訂單買100份婚禮邀請函,

分批成本制會依訂單分別彙總成本,

海報訂單產生直接材料100、直接人工250及製造費150,共500元,每張海報的成本就是0.5元

邀請函訂單產生直接材料36、直接人工40及製造費用24,共100元,每份邀請函的成本就是1元

算產品的平均成本很簡單(0.5元跟1元),比較難的是你要怎麼知道這兩筆訂單的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有多少

唯揚管顧|看案例就能懂分批成本制_計算範例

其實按訂單彙總成本並不是一個很精確的說法,正確來說是依製令(也有人稱工單)來彙總,

例如說我可能接到的1000張海報訂單因為產能的問題,今天以A製令生產700張,明天休假,後天再以B製令生產300張,

那就會以A製令彙總一個成本,除以700張計算單位成本,以B製令彙總並除以300張。

而這個分批成本制的概念也不限於製造業,服務業也適用。

像是會計師事務所以審計案件為單位彙總成本、顧問公司以專案彙總...等等

所以回到重點,要怎麼知道一張製令的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跟製造費用有多少呢?

分批成本制的料工費如何計算?

直接材料會依據該製令的領料單來統計用量,再乘以原料的單位成本就是直接材料金額,領料單是生產線人員據以領用原料的依據,會寫料號、品名、單位及數量等資訊

直接人工則依據工時卡來統計產線人員投入的時間,再乘以時薪就是直接人工金額,不過現在多有工時紀錄系統,開工時在螢幕點一下開工,完工時在螢幕點一下完工,就完成了工時記錄的工作。

雖然概念上可以記錄到每一個人員的投入時間,並依照每個人的時薪去計算投入直接人工,但是實務上通常做不到,反而是反過來,以整個部門或生產中心的直接人工,依照製令的工時分攤到製令

而製造費用通常很難明確切割不同製令所耗用的金額,例如說工廠廠房的折舊費用,要怎麼區分是哪張製令耗用多少?工廠的電費,要怎麼區分是哪張製令耗用多少?

所以是採用一個合理的原則來分攤,比較常見的分攤方式是以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為單位進行分攤

假設今天工廠只做上面講的海報訂單及邀請函訂單,並以人工小時去分攤,

海報訂單花了25人工小時,邀請函訂單4人工小時,整個工廠的製造費用174元,

那海報訂單分攤的製造費用就是174 X 25 / (25 + 4) = 150

人工小時(或機器小時)就是這個分攤方式的成本動因(Cost driver),越多成本動因,成本就分攤的越多

一般以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分攤的原因是因為,需要較多時間投入的產品應該會耗用較多資源,所以分攤的成本也較多,

不過製造費用有很多類型,都用單一成本動因來分攤,其實容易造成成本的扭曲,

後來就出現了作業成本制,以多成本動因的方式分攤成本,來讓成本更準確(分享文章待補)

直接人工跟製造費用的分攤率

製造費用可以用預估製造費用分攤率或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分攤,

預估製造費用就是事先估計製造費用可能耗用的金額,再除以預估實質產能做為「預估製造成本分攤率」

(實質產能為正常營運情況下的產能,例如說一天開工8小時、假日不能上班...等等)

預計製造成本分攤率 X 成本動因 = 分攤之製造費用

也是延續上面的例子,假設一個月工廠的預估製造費用是200元,預估實質產能是20小時(只是為了配合解釋範例,工廠一個月產能只有20個小時的話早就倒閉了)

預計製造成本分攤率 = 200 / 20 = 10元/小時

後來根據工時紀錄,海報訂單花了25人工小時

那分攤的製造費用就是 10 X 25 = 250

再加上邀請函的 10 X 4 = 40,總共分攤的製造費用是290,但是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是174

不可能因為成本制度的選擇,就造成製造成本的多或少

所以今天製造費用多分攤的部分要調整回去,通常可直接調整入帳銷貨成本,或者是依照銷貨成本與存貨的占比,分別調整銷貨成本及存貨的金額。

看起來使用預估製造費用去分攤(Normal costing)還要做這些帳務調整,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?

因為他可以隨時依製令的完工,來計算產品的成本,可能有所偏誤,但仍可提供管理階層做一些決策的判斷,反觀實際成本制(Actual costing),就只能在當月結束後才能計算出成本

那分批成本制能不能再更準確的計算成本呢?

可以,這就是所謂的兩階段成本分攤。

分批成本制的兩階段成本分攤

第一階段-

所有製造費用都分攤至各個部門,包含製造部門及服務部門,

服務部門可能包含設備維修部門、物料部門等,

分攤的方式則依製造費用的類別不同而有不同,例如說工廠暖氣費用可能依部門的使用坪數來分攤,

接著把服務部門所分攤的製造費用再分攤至製造部門,

分攤的方式也是依服務部門的服務類型而有不同,例如說維修部門的費用可能依製造部門擁有的機器設備數量來分攤

第二階段-

製造部門累積的製造費用依各自的分攤率去分攤製造費用至製令,

例如說製令A花費甲部門5小時的直接人工,乙部門10小時;製令B花費甲部門5小時的直接人工,乙部門30小時。

如果甲部門跟乙部門的製造費用分別是1,000及2,000,甲部門的製造費用分攤率就是 1,000 / (5 + 5) = 100,乙部門則是50,

製令A分攤到的製造費用就是 甲部門100 X 5小時 + 乙部門50 X 10小時 = 1,000

唯揚管顧|看案例就能懂分批成本制_兩階段分攤範例

在這種方式下,分攤的層次更細,成本動因也與成本的發生較為攸關,所以成本會更為精準

但問題通常在於成本分攤的邏輯上合理,可是執行層面可能做不到(這在作業成本制也有一樣的問題)

1.蒐集相關資訊的成本可能過高,導致成本準確的效益已經小於蒐集這些資訊的成本了

2.ERP系統有功能上的限制,沒有這種分攤方式可以選擇

以上多在解釋跟說明分批成本制的理論,那實務上ERP常使用的結算方式是什麼呢?

實務範例-ERP成本結算邏輯

「費用入帳於部門→部門依比例歸於成本群組→成本群組分攤至製令→製令成本除以產成品數量為產成品成本」

第一步、

直接人工金額跟製造費用金額入帳時要選擇部門別,ERP就可以計算部門別的費用金額有多少,

第二步、

再將部門別的費用依照事先設定的比率歸到成本群組中,

例如說有個成本群組是組裝線,包含70%的生管部門費用以及100%的組裝部門費用,

第三步、

製令開立時會設定對應的成本群組,所以製令記錄的工時(成本動因)也會加總於成本群組中,

成本群組的直接人工 / 成本動因 = 直接人工分攤率;製造費用 / 成本動因 = 製造費用分攤率,

再依分攤率計算各製令的成本(分攤率 X 工時)

第四步、

將製令成本除以產成品數量就是單位成本。

由以上流程跟說明可以知道這是分批成本制的架構,這也呼應了文章最開頭所說,分批成本制是目前最廣泛運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式。而這個實例與理論還是有一點點差異,以下說明:

1.近似於兩階段成本分攤,與上面理論的差別如下

(1)費用直接歸屬於各部門,而不是分攤至部門

(2)最後歸屬到成本群組,一個不是部門的類別(不過也可以將成本群組設定成跟製造部門一樣,這樣就與理論一致了)

2.不只製造費用是用分攤的,直接人工也是用分攤的

參考資料:

1. Managerial Accounting, Hilton & Platt, Chapter 3

2.NTUST MOODLE

https://moodle.ntust.edu.tw/pluginfile.php/52898/mod.../1/chapter%2009-1.pptx